close
山姆伯伯工作坊

「山姆伯伯工作坊」最新文章

Link to 山姆伯伯工作坊

耐力訓練及肌力訓練一起練,效果加倍?

Posted: 05 Jun 2016 09:29 PM PDT

在訓練上,身體可以發展用之不竭的耐力,【同時】建構肌肉質量嗎?身體可以同時適應有氧訓練及肌力訓練的效果嗎?當您進行訓練,您的訓練會作為一個訊號,這訊號會去啟動身體的反應,決定身體如何適應。

訊號→反應→適應

從耐力訓練及阻力訓練上所發出的訊號會觸發不同的反應及適應。當他們獨自訓練時,阻力訓練導致一個訊號聯級(signaling cascade),這改變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相對於蛋白分解,這造成一個更高的蛋白合成速率,最終結果是肌肉肥大。而耐力訓練導致它自己的訊號聯級,促進一個有氧適應:創造新的粒線體。

當耐力型訓練及阻力訓練皆以大量的方式一起執行,這樣不僅無法有效的引導出各自的適應,而且結果也會受到折衷。想想看,人體能產生的能量就這麼多,您不能指望它不僅要建構新的肌肉組織,同時又要它建立一個更好的心血管網路(增加粒線體數量)。身體不會一次就改善一切功能,除非您是初學者,只要有練,什麼都會進步。

這意味著,當我們改善體能時,不要指望同一時間可以增加肌力及爆發力。若可以,盡將肌力&爆發力訓練與體能分開來訓練。

✔延伸閱讀:身體裡「跑步引擎」的動能來源在哪?它不在心臟,也不在肺部,而是在於肌纖維裡的小細胞–粒線體。

內文翻譯至:3 Things to STOP doing if you want better conditioning

[書摘] 小腿肚是第二顆心臟

Posted: 05 Jun 2016 08:17 PM PDT

下肢是人體第二個心臟」,而市面上來自日本關於按壓主題的翻譯書籍都提到所謂】,為什麼呢?山姆節取【小腿肚是第二顆心臟】這本書上第20頁所提到的:

「心臟」是將血液送至全身的幫浦。

從心臟送出的血液會經由動脈流至全身,將高達60兆細胞所需的氧氣及養分送到每一個細胞裡,而送出的血液接著又會回到心臟,此時,就要靠擔任幫浦角色肌肉收縮了。

然而,要將血液從遠離心臟的下半身,由下往上擠壓送回心臟,需要極大的動力。小腿肚的肌肉(腓腸肌、比目魚肌)則對此有很大的幫助,藉由此處肌肉的運動,將下半身血液送回心臟,也因此小腿肚被稱為「第二心臟」。

因此,只要活動小腿肚的肌肉,就能使血液循環更好;相反地,如果沒有活動的話,就會引起水腫、無力和疲勞的感覺。

簡單來說,小腿肚不僅是血液循環的重要樞紐,按摩小腿肚會讓血液產生良好循環,而有循環的血液是身體健康的基礎。但隨著文明帶給身體的不良影響,冰飲、含糖飲料、冷氣、機器代替勞動、交通工具代替步行、久坐等,使得體溫下降,而「冰冷是萬惡之源」,體溫一低,身體的免疫力也會下降,會演變成各種疾病的原因。

圖片來源:人類智庫

健康與體溫、飲食、活動(尤其與下肢相關,走路、跑步、重訓)、精神等習習相關,對於身體有多一份認識,更懂得如何聆聽身體的聲音。書上有介紹一些【徒手】的簡單自我按摩方式,適合一般民眾自行按壓。若您覺得《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有點生硬,可以到書局翻閱【小腿肚是第二顆心臟】這類相關的書籍,可能與我們的生活更加貼近。

或者,您已經學會【肌肉筋膜放鬆工具】的使用,想了解一些簡單的小腿徒手按摩,也可以參考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運動中心 的頭像
    運動中心

    運動健康

    運動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