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姆伯伯工作坊

「山姆伯伯工作坊」最新文章

Link to 山姆伯伯工作坊

綜合格鬥體能課表範例(第三週)

Posted: 31 Aug 2016 12:30 AM PDT

在你已經建立體能的基礎後,接下來是什麼呢?您必須增加訓練的負荷來讓身體持續的適應,而第三週將加入一個新方法「無氧閾值方法」,關鍵在於,讓心跳率維持在無氧閾值的範圍內持續維持相同的輸出功率,而運休比為「3~5分鐘:2~3分鐘」。

要了解無氧閾值方法有三個重要的觀念:

1. 您的無氧閾值是姿勢導向;也就是說,站姿、躺的、坐著等所測到的無氧閾值都不同。(山姆:舉個例子:跑步、游泳、自行車等,這三種運動所測量到的無氧閾值會不同。)

2. 無氧閾值是一個範圍,不是一個數字。

3. 訓練時,您應該會感覺到疲勞;無氧閾值方法是令人疲勞的

您如何決定無氧閾值呢?最精確的方式是進實驗室測量。若沒有實驗室可以測量,您可以透過以下粗略的方式來評估(在沒有預算及儀器的情況下,粗略評估總比猜來的好):

若您的HRV(心率變異數)小於或等於 70,無氧閾值落在150~160之間。
若您的HRV在8x,無氧閾值落在170~175之間。
若您的HRV在90~100+,無氧閾值落在175~185之間。

你可以使用不同的動作來進行無氧閾值方法的訓練,而且持續記錄每次間歇的距離,藉此來觀察進步的情況。

山姆補充:在《Ultimate MMA Conditioning, Joel Jamieson》書上提到,若沒有預算或設備來測量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時,作者有一個簡單的方式(雖不精確,但總比用猜的來的好),方式為《修正版的庫珀測試(Modified Cooper’s Test)》:

總共進行三回合,每回合五分鐘的實戰對打,回合間的休息是一分鐘。記錄這三回合的平均心率(不包含中間1分鐘的休息),取得這個平均心跳率,在進行無氧閾值的訓練時,可以讓心率維持在平均心率的+/- 5 跳。比方說,您平均心率170,進行無氧閾值的訓練時,心率落在165~175之間。

附帶一提,在回合間的休息時間,若心率可以在一分鐘內降到130以下,這表示您有不錯的心肺耐力。最後,綜合格鬥並非是一項單一姿勢.單一動作反覆的運動項目,它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姿勢,而且是全身性都需要用力的運動,所以有幾個全身性的訓練器材是可以選擇的:Assault AirBike風扇型腳踏車、VersaClimber

若靜止心率大於60,且/或,HRV低於80,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日:心輸出量方式,40~60分鐘
第二日:閾值訓練方式,4×3分鐘;HRI 15~16次
第三日:節奏間歇方式,12~15次
第四日:心輸出量方式,30分鐘;閾值訓練方式,3×3分鐘

若靜止心率小於60,且/或,HRV高於80,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日:心輸出量方式,60分鐘;HRI 20次
第二日:節奏間歇方式,10~12次;閾值訓練方式,4×5分鐘
第三日:HRI,20~22次
第四日:節奏間歇方式,10~12次;閾值訓練方式,3×5分鐘

原文有影片的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最後,無氧閾值的部份,建議可以欣賞以下影片: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IPcEK9oSa3A

綜合格鬥體能課表範例(第二週)

Posted: 30 Aug 2016 06:00 PM PDT

延續《綜合格鬥體能課表範例(第一週)》,綜合格鬥MMA肌力與體能教練Joel Jamieson在第二週的課表並沒有改變,而是增加訓練負荷約20%

若靜止心率大於60,且/或,HRV低於80,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日:心輸出量方式,40~60分鐘
第二日:心輸出量方式,30~40分鐘;HRI 12~15次
第三日:節奏間歇方式,12~15次
第四日:心輸出量方式,50~60分鐘

若靜止心率小於60,且/或,HRV高於80,可以這樣安排:

第一日:心輸出量方式,60分鐘;HRI 20次
第二日:節奏間歇方式,15~16次
第三日:HRI,20~22次
第四日:節奏間歇方式,12~15次

而有許多人問到Joel關於訓練前如何進行準備,Joel 介紹一個使用槓片的熱身方式,您只需要最小的器材,即可進行全身的熱身。使用5~45磅的槓片(視自己條件),以下每個動作依序進行10~20次,總共進行1~3個循環:

1. Total trunk rotation
2. Golf swing
3. Rainbow
4. Overhead press
5. Tricep extension
6. Halo
7. Good morning
8. Front squat

在作者的網頁中有影片示範這些動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運動中心 的頭像
    運動中心

    運動健康

    運動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